行業實測數據:
投加不足(<投加值80%):纖維流失增加15-25%,污泥含水率>85%
投加過量(>投加值120%):溶液粘度驟升,系統能耗增加30%,絮體反而松散
經濟窗口:每噸絕干漿PAM成本應控制在8-15元區間
1. 碎漿工段——纖維初分離
作用目標:促進油墨剝離,減少纖維切斷
參數:
陰離子聚丙烯酰胺APAM(1500-1800萬分子量)
投加量:0.4-0.6ppm(按絕干漿計)
關鍵控制點:碎漿機出口絮體直徑應達1-2mm
2. 篩選凈化——纖維保衛戰
動態調整原則:
篩縫尺寸 |
APAM濃度 |
效果提升 |
0.15mm |
0.5ppm |
+18% |
0.20mm |
0.3ppm |
+12% |
3. 污泥脫水——成本控制核心
陽離子聚丙烯酰胺CPAM黃金配比:
普通污泥:4-6kg/噸干泥(電荷密度50%)
高灰分污泥:6-8kg/噸干泥(電荷密度60%+)
效果驗證:濾餅干度應≥25%(手捏無水滴)
1. 不同廢紙類型的投加標準
原料類型 |
PAM類型 |
投加量(kg/噸漿) |
特殊要求 |
OCC(舊瓦楞紙) |
APAM 1500萬 |
0.35-0.45 |
注意膠黏物含量 |
混合辦公廢紙 |
CPAM 40%電荷 |
0.5-0.7 |
需配合脫墨劑 |
涂布紙 |
兩性離子PAM |
0.6-0.9 |
溫度需>45℃ |
2. 雨季原料波動應對
調整策略:
分子量從1200萬→1800萬投加量上調20-30%
增設預沉淀池
1. 實驗室燒杯試驗
梯度測試:0.2、0.4、0.6、0.8ppm
觀察指標:絮體大小、沉降速度、上清液濁度2. 中試模擬驗證
按生產線1:10縮小實驗
關鍵參數:
投加量±0.05ppm3. 生產線上機調試
初始設定:取中試值的80%
優化調整:每2小時檢測一次出水SS
4. 智能系統固化
安裝在線濁度儀+自動加藥系統
案例:某企業實現投加精度±0.02ppm
現象 |
可能原因 |
糾正措施 |
絮體細小 |
分子量過低/投加不足 |
+20%投加量或換更高分子量 |
濾液渾濁 |
CPAM電荷密度不匹配 |
調整電荷密度±10% |
設備結垢 |
無機鹽沉積 |
投加抗垢型APAM |
泡沫過多 |
陰離子PAM過量 |
切換非離子型或消泡劑 |
30萬噸/年制漿線投加案例:
優化前:
平均投加量0.7ppm
年PAM成本252萬元
優化后:
分段投加(碎漿0.4ppm+篩選0.3ppm)
年成本降至168萬元
額外收益:
纖維回收率+5%(年增收150萬元)
污泥熱值提升至1600kcal/kg
免費服務:
原料纖維分析(3日出報告)
投加量計算模型
現場調試指導
增值保障:
智能加藥系統改造
年度藥劑托管
效果保險(達標賠付)
立即獲取《PAM投加量優化工具包》
�� 掃碼觀看投加操作視頻
�� 技術熱線:15838276899
�� 在線模擬:輸入參數自動生成方案
附:車間速查工具
1. 不同工段投加量速查表
2. 異常情況處理流程圖
3. 成本節約計算器
關鍵詞: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、廢紙制漿聚丙烯酰胺、纖維回收聚丙烯酰胺、污泥脫水聚丙烯酰胺、